本文章由城阳驾校为您整理。万路通为您更好学车、安全开车保驾护航!
车内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内饰件采用的大量塑料制品和黏合剂,另一方面驾乘者自身的一些行为也会造成二次污染。下面就为广大车主指出了几个造成车内污染的坏习惯。
1、车内抽烟
车内空间狭小,抽烟会造成车内的空气混浊,长期抽烟还会在车顶棚上形成一层很难清除的烟渍。尤其是开着空调抽烟,烟尘中的胺和烟碱会附着在蒸发器表面,遇到阴雨天气或空调长时间不用,会使蒸发器表面产生霉菌,污染车内空气。因此,要尽量避免在车内抽烟。
2、长期保留原始包装
新车刚买来时,座椅、方向盘等处通常会有一层塑料包装,许多车主为了让这些包装继续保护车辆内饰,就不将其去除,长期保留。其实,这样反而会使内饰产生的污染气体得不到挥发,也和包装一样久留车内。
3、开车经常关闭车窗
即使是在冬天,开车时也最好给车窗留条缝,保持空气的适度流通,及时把车内空气中的污染排出去。有天窗的车型可以把天窗向上打开一点,这样车内既不会灌风,又能够保持空气流通。新车前六个月最好能经常开窗。
4、过度装饰
很多车主喜欢买各种装饰材料装饰自己的新车,比如加装桃木内饰等。但有的车主在换了内饰以后,就感到不舒服。其实这是内饰材料引起的过敏反映。还有很多车主喜欢用地胶,不仅不透气,而且容易把潮气封闭在地板上滋生细菌,另外地胶也容易挥发苯,对人体造成伤害。
5、常用空调内循环
不少车主习惯将空调一直设置在内循环,但这样一来在冬天不开窗的情况下,内饰散发的污染气体、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都留在封闭的空间内,得不到散发。因此,开空调时,应该间隔着使用内外循环,使外界的新鲜空气进入车内。更多关于车内空气的内容见“专业教你如何提升车内空气质量”